小七文档网

小七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 正文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心得必备8篇【精选推荐】

2023-07-31 16:55:11

2022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心得第1篇李欣怡今天晚上我和爸爸看了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非常感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直隐姓埋名,却一直捐款的老人张纪清。张纪清小时他的母亲常对他说“长大后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心得必备8篇,供大家参考。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心得必备8篇

2022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心得 第1篇

李欣怡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看了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非常感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直隐姓埋名,却一直捐款的老人张纪清。

张纪清小时他的母亲常对他说“长大后好好做人,好好做事。”长大后,张纪清住在300平方米的大房子里,生活无忧无虑。

可当他看到报纸上的贫困儿童就决定捐钱给他们,()就这样原来住的300平方米的大房子,又变成了70平方米的房子,可他做好事不留名,用炎黄做了假的名字。

我被张纪清深深的感动,张纪清宁愿放弃自己的生活,也要助人为乐,还是那句话“长大以后好好做人,好好做事!”

2022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心得 第2篇

从我家,到学校中,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小马路,小马路非常窄,但是,政府又不肯出钱来修,所以,车辆、人过这个马路的时候,都要倒霉。每天,我上学的时候,都必须要过马路。警察叔叔可帮了我不少忙。

那天早上,我从家里出来去上学,走到这个马路边,看到这个马路上尘土飞扬,车子一辆接一辆,不留一点儿空隙,好像故意这么做似的,根本不在乎我们这些要过马路的小学生,马路的中间,有一个胖胖的警察,还有一个瘦警察和他在一起。他们在车辆中间穿梭,用那带着白色手套的手,指挥着车辆的行使,遇到一些没有驾驶证的司机,他就毫不留情的把他们的车子扣留下来,一点儿都不顾那些司机们的面子,我想喊警察叔叔来帮我们,但是,又怕这无济于事,所以,我想:"喊别人帮忙,还不如自己过马路。"于是,我和我的同学一起对着飞奔的车子大声喊"停",但是,车子不但没有停下来,反而跑得更快了。谁知道,我们的叫声让警察听到了,他把两手一挥,左边的车子全部停了下来,然后用让右边的车子停了下来,让我们先走,我们连忙过了马路,对警察叔叔说:"谢谢警察叔叔!"他却忙着又让车子安全行使了。

一天,我趁车辆不多的时候,过了马路,只看到了一个警察在指挥,我奇怪的看了似四周,原来那个警察正在看一个司机的驾驶证:"不行,驾驶证没有怎么能让你开车呢?要把车子扣留!"那个男子戴着一个墨镜,讨好地说:"哎呀,警察同志,你就给我一个面子吧!没有驾驶证,又有什么关系呢?来抽烟!"男子给了警察一包中华烟,警察叔叔拒绝了,那个男子浑身解数,最终车子还是被扣留了下来。

我对那位叔叔表示由衷地感谢,您让那些没有驾驶证的人不能开车,保证了我们的安全,我们人民群众会感谢您的。我代表我们全体少先队员,感谢您!

2022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心得 第3篇

黄文秀同志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20XX年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百色工作。20XX年3月,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20XX年6月17日凌晨,她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在如今这样政治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有能够像黄文秀同志一样不忘初心,不求回报甘愿奉献的干部已经非常少了,对我们整个社会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像黄文秀同志一样的先进党员,甘于奉献,乐于助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不仅要向他们学习,还应把自己与先进党员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并能及时加以改正。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并付诸实践。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结合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我觉得我们各党支部应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党员学习黄文秀同志的精神。加强党员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像黄文秀同志一样的优秀党员干部,打造出牢记初心、素质过硬、甘于奉献的党员干部队伍。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论我们在哪一个工作岗位,都不能忘记最初的决心。


2022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心得 第4篇

你对爱的定义是什么?小爱是什么?大爱又是什么?

爱是一种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它不是最珍贵的东西,不是最珍贵的感情,却比过最珍贵的东西、最珍贵的感情。这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没有人可以具体的描绘出爱的形状。可是却有一个方法可以让你了解。就是用心去体会,用你那炽热的心去触摸感受。如果有一个人可以让你用心去体会那一份感动,那就是爱。

爱有很多种,总体可以分为小爱与大爱。小爱就是爱家,爱父母。学会用你的心去爱你的家并且保护它;
爱你的父母并且孝顺他们。小爱是爱身边的人,懂得帮助别人,即使他们与你素未谋面,但就是有一个声音叫你去帮助他们,听从你心灵的声音去爱他们。小爱是了解身边每一个人的苦衷和想法,尊重他们的选择,体会理解他们的生活、难处。

大爱是爱这个城市,爱这个社会。学会爱这个社会的公共财产,不毁坏、不破坏。大爱是爱这个自然,学会感受大自然,明白大自然的心情,体会大自然的愿望。大爱是用那真诚的炽热的心去感受、去探索。大爱就是爱这个世界,爱一草一木!

学会去爱,可能大爱很少人做得到,就连小爱有些人都不愿去爱,可是只要起步,一定可以构造一个充满大爱的世界。

那不是每个人的愿望吗?

2022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心得 第5篇

4月底,南京孤儿寻亲会,寻亲孤儿200余人,认亲家属150余人,有5人当场确认找到亲人。图为寻亲会最后一天,没等来亲人的孤儿们哭着唱起《世上只有妈妈好》。

“想停也停不下来”

吕顺芳眼下又忙起来了。5月8日至5月12日,她发起组织的“梦回江南寻亲会”陆续在苏州、无锡、宜兴、溧阳和南京举行,为60多年前被遗弃的“上海孤儿”寻找家人。

“上海孤儿”是指1959年至1961年间,被遗弃在常州、无锡、苏州和上海等城市,之后又被转移至华北地区的弃婴。据吕顺芳介绍,“上海孤儿”中的一部分到了山西,在太原、长治、阳泉等地落地生根,目前已经掌握的山西寻亲孤儿超过400人。

从至今,吕顺芳几乎年年都要组织大规模的寻亲见面会。之所以如此,皆因她心中也有一个“寻亲梦”。“我的妹妹也是一名‘上海孤儿’,上个世纪50年代末被送到了上海。”吕顺芳告诉记者,母亲当初这么做是为了在困难时期给孩子一条生路。改革开放后,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遗弃妹妹一事也成了母亲临终前心里永远的遗憾。

为了寻找妹妹,,吕顺芳放弃了年收入5万元的工程承包工作,踏上了漫漫的寻亲征途。“骨肉离别之苦我有切身感受,也知道千万里寻亲的难,自然而然地走上了帮人寻亲的道路。”从那时起,吕顺芳每天的工作就是从报纸、电视、网络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寻亲者的上门访问中收集寻亲信息,再进行比对和匹配。每当发现资料有相互吻合的地方,她总是立即打电话给双方,请他们互相联系,并尽快去做鉴定。

渐渐地,吕顺芳在各地“上海孤儿”中出了名,她的家也逐渐成为这些人的“寻亲驿站”。“想停也停不下来。那么多人给我来信、来电话,对我说‘吕大姐,拜托你了!’我总不能放下不管呀!”吕顺芳说,寻亲已从最初的家事成了她目前的工作。这些年来,在她的帮助下,多达200多个家庭的失散亲人得以团圆。

“帮助别人一家团圆,是我最大的幸福”

“有多少弃儿在思念家乡、想念亲人,又有多少父母在牵挂儿女。心灵上的缺憾永远无法用物质财富去弥补。”吕顺芳对记者说,“有些与子女失散的老人现在大多已经七八十岁,他们的时间不多了,所以帮他们寻亲是一件非常紧迫的事情!”

“那些进入耄耋之年的、说话走路都颤颤抖抖的老人,为了找到丢失的骨肉,在有生之年见上一面,千里迢迢、千辛万苦地找来,那是怀着一颗怎样的心啊!?”这些老人往往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有的甚至哭倒在地。吕顺芳坦言,正是这些眼泪催促着她在寻亲这条路上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我没有什么大本事,做不了别的事情,那就做一个缝合亲情的裁缝。”

这些年来,吕顺芳接待了来自内蒙古、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14个省、市、自治区的几千名寻亲者。只有高中文化的她学会了10多个地区的方言,建立了“吕大姐寻亲网”和寻亲QQ群,同时协助有关单位成立了“寻亲基因库”。只要一有空,吕顺芳就给遗弃过孩子的老人采集血样,送检DNA。

除了吃饭、睡觉,今年已65岁的吕顺芳几乎昼夜不分地守在电脑旁,戴着老花镜关注来自全国各地的寻亲消息。赶上办亲人见面会,更是一天只睡3个小时,有时深更半夜还会被电话铃声惊醒。虽然很苦、很累,可每当她看到一个个离散家庭团聚的时候,浑身的疲惫仿佛一下子就消失了,“帮助别人一家团圆,是我最大的幸福,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寻亲的路还很远,我们一起走吧”

除了经常组织大型寻亲活动,吕顺芳还将收集整理的寻亲信息悉数搬到网上,供各地寻亲人员免费查阅。在她的5个笔记本上,满满地记录着这些年来每一条寻亲者的信息,其中几本上了年头的已经被翻烂。为防止内页掉出来,吕顺芳自制了封皮,“每一条信息都关乎每一个家庭,这些资料比什么都重要”。

如何让更多的寻亲者增添希望、如愿以偿?在吕顺芳看来,凝聚更多力量为爱寻找,才会增添希望,“我们常说,寻亲队伍是爱的团队、是异姓的兄弟姐妹。在寻亲这条路上,为了却自己心愿努力的同时,通过爱心奉献帮助别人的过程,也是在帮助自己。”

在助人寻亲之余,吕顺芳还积极投身到其他公益事业中。她曾多次为白血病患儿、尿毒症患者、地震灾区募捐,通常都是自己带头捐款。在她的QQ群里,有很多都是来自天南地北的"义工群体。吕顺芳说,做公益和帮人寻亲的道理相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做好事就会收获快乐。往往一个凡人善举就会改变别人,会让一个家庭重获新生。”

“虽然我自己的妹妹还没有找到。可是,想到有那么多的老人不再像我母亲那样带着遗憾离去,想到那么多的家庭能够骨肉团圆,我就感到自己付出再多也值得。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有更多人参与到‘寻亲’的事业中来。”吕顺芳说,不管有多大困难,她都会坚定而快乐地走下去,“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寻亲的路还很远,我们一起走吧!结个伴。”

2022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心得 第6篇

什么是伟大?伟大就是靠自己努力得到东西,伟大就是不管任何东西,一心只为着祖国。因为爱迪生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因为周恩来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爱迪生的勤奋博得了美国人的赞赏,他曾用镜子反射的原理救了自己的母亲。虽说他人已不在了,但他的这种勤奋精神却没有消失,他不惜一切艰难困苦,日夜不停研究发明。这就是伟大,这就是一种无可代替的精神。伟大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他是靠自己帮助他人,靠流淌汗水血泪这才是伟大!

什么是伟大?伟大是像刚去世的英国科学家霍金那样热爱科学,勤劳无私,只为祖国的人。身残志坚,他虽身体不会动,但他的意志力却是无比坚定。他比金石铁矿更为坚硬,不怕太阳把自己变成废铁,因为他坚定,他爱国,他把精力花到了祖国和人类的进步之中。霍金还有时用轮椅故意踩别人的脚,他还嬉皮笑脸,童心未泯,人老心不老,他乐观向上,他能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砥砺前行。这才是至高无上的伟大啊!

爱因斯坦也说过“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可是,我们做到了吗?而他们却默默奉献着,这才是伟大。霍金不忘祖国,位卑未敢忘忧国。他明白,就算位置低还是高,我们都不能忘记祖国,他能明白,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所以他勤奋,为国为世界奉献了一生。

不管你地位多低,你也要时刻记住这句话:“爱祖国高于一切!”无私奉献,呕心沥血,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科学家们的精神,因为他们不在乎什么伟大不伟大,他们在乎的是伟大的祖国!

2022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心得 第7篇

每年春节过后,中国十大风云人物颁奖典礼都会把我抱在身边,影响无数人的心灵,让我感动了好久,忍不住泪流满面。这个想法让我回到了今年的领奖台上

我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手里拿着笔,小心翼翼地写下他们的名字。感动中国人民的排雷战士杜,与打黑除恶的老战士鲁,勤俭节约,捐赠给家乡八十多岁的老人。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河南人在农村接了80后老师张玉坤。师范毕业后,张宇放弃了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做民办教师,月薪30元,工作17年。学校地处偏僻,路上全是山路,到处都是泥泞的荆棘。他用杆子把学生的课本和文具挑进山里和学校里。看着张宇在电视上滚挑沉重的课本,艰难的走在山路上,我的眼睛湿了。他不仅仅是在挑课本,更是山里孩子的希望!80后脸上布满皱纹,比同龄人大几岁。最后,我听白为他读了的获奖感言。写的是这样的:窄极惹山镇前途;长凳很宽,能让孩子们的心保持稳定。

是的,多么精彩的获奖感言,张玉国。我会永远记得这个名字。你是河南人的骄傲。你虽然平凡,却是最伟大的。你展现了人性最高尚的精神境界。你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每一个中国人,激励我,努力工作,追求我的梦想!

2022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心得 第8篇

今晚,我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在这次颁奖典礼中,有为了中华民族付出了一切的科学家于敏;有为了山区孩子的前途而放弃优越条件去艰苦的地方教学的朱敏才、孙俪那夫妇;有坚持做好事30年的炎黄张纪清;有跟听力障碍的儿子同桌16年的母亲;也有为了新疆的和平不畏牺牲的警察木拉提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而又让我最感动的是警察木拉提和炎黄张纪清。

木拉提是一民警察,这是一个光荣的职业,同时也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职业,木拉提跟他的同事们每天有任务,每天都不分昼夜地工作。因为他们在新疆,众所周知,新疆是恐怖根据地,所以有很多恐怖以及各种各样的坏人,每年都有许多无辜百姓受到伤害,但因为木拉提以及他的队伍,使得老百姓能在这里安居乐业,虽然木拉提他们很可能在某次任务中殉职,但他们依然不畏牺牲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木拉提的许多战友都因为执行危险任务而牺牲离开了我们,但木拉提依然为了和平与恐怖勇敢战斗着。

还有一位也令我非常感动的人物炎黄,炎黄的真名叫张纪清,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他为孤儿院,学校,灾区捐赠了许多资金,每次捐款都以炎黄的化名填汇款单。他原本有三百平米的房子,可他为了捐款,卖了房子,住在70平米的屋子里,默默地坚持做好事。因为他每次捐款都用化名炎黄,人们找了他三十年,直到20XX年因为他在银行汇捐款时摔倒被送去医院,人们看到他撒落地上的汇款单才知道他就是默默做了三十年善事的炎黄。

三十年来,他一共捐了几十万元。当主持人问他每次捐款时都怎么想,他却说:捐款只是一个小事,很多人在捐,只是我捐的时间长了一点而已。他让我倍受感动的地方是他做了三十年的好事却从不留名,其实他的真名是张纪清,正如主持人给予他的颁奖词:是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你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你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你为我们点燃。

看完颁奖典礼,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们都是如此平凡的人,却又那么伟大,他们值得我们敬佩,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贡献出应有的一份力量!

搜索